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驱策着全球教育之变。
日前,来自全球60余个国家的400多位嘉宾集聚“2024全球智慧教育大会”,探讨“教育变革与国际理解”,传递出一个信号——全球意识与尊重多元已成为教育变革中高度聚焦的话题。
聚焦一:数字技术如何推动优质教育建设
参加本次大会的嘉宾尽管语言各异,却透露出同一个讯息:数字技术已成为推动教育变革的引领力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直关注数字技术在教育中的潜力,并致力于解决数字技术带来的道德、社会和经济影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助理总干事斯蒂芬妮亚·贾尼尼在本次大会全体会议上表示。
记者从大会上了解到,2022年联合国教育变革峰会把教育数字化变革作为五大重点行动领域之一以来,各国积极探索通过数字技术,将优质教育作为一项共同利益提供给所有人。
亚太地区利用数字技术更多致力于构建技术丰富且互动性强的学习环境,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并有赖于全面的教育政策支持。西欧和北美地区更侧重于性别和文化平等,着力通过全球实践和跨文化交流加强教师专业发展。东欧地区强调教育政策与实践之间的协调,依托有意义的技术整合和持续的教师专业培训逐步推动教育发展。
在推动优质教育建设中,中国已连续三年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通过集成优质资源,建设国家教育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加强人工智能应用,推进实施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为全球教育数字化变革贡献智慧和力量。
各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焦点也印证了本次大会发布的“数字转型视野下智慧教育的国际理解”研究报告提出的“智慧教育是各国应对人工智能时代关键挑战、实现优质教育目标的共同战略愿景”的观点。
聚焦二: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对教育提出的新挑战
“戴上嵌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眼镜,你走在马尔代夫街头,就可以随时随地学习马尔代夫的文化、历史等。”在本次大会举办的第七届全球未来教育设计大赛高教赛道总决赛现场,马尔代夫的大学生团队展示着自己的设计方案。
“参赛学生对教育的理解,让我看到很多国家已经构建了新的学习观。”大赛评委、香港理工大学教授胡祥恩进一步解释,“这种学习观是将学生和同伴、教师、机器放在一起,在人机共存的学习场域中获取知识、技能和态度。”
放眼全球,数字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正在构建着教育发展的新形态。然而不少与会嘉宾也指出,各国现有的数字基础设施及研究水平差距可能会阻碍人工智能效益的实现。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聂小林表示,因内容安全、隐私保护、知识准确性等问题,当下教育大模型完全开放给学生使用并不合适。“但中国拥有教育行业的垂直细分领域和丰富的解决应用方案,具备构建教育大模型的基础能力,而且当前正在通过研用结合共创模式,打造教育专属大模型。”
“中国是少数几个已经开发或正在开发人工智能框架或研究项目的国家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代理局长斯维恩·奥斯特维特表示,中国处在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发展的前沿,“我们愿与中国紧密合作,共同应对人工智能对教育提出的新挑战。”
聚焦三:如何提升教师技术能力
大会上,众多与会嘉宾呼吁:数字时代,面对人才培养的改变,教师要坚守人类高于技术的观念。
法国蔚蓝海岸大学教授罗梅罗坦言,当前在欧洲有反技术的趋势,部分家庭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中少用技术。“我们急需提升教师的能力,帮助他们用技术来赋能教学,从而让更多家庭接受技术。”
“非洲很多孩子还在遭受教育贫困,为解决这一问题,要让教师的专业能力更有实用性,教师培训需要涵盖技术技能和数字素养等内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洲国际能力建设研究所所长昆汀·沃顿说。
当前如何提升教师技术能力?“我们通过跨政府、跨部门的合作,推动教师进入技术能力培训体系,从而推动教育整体变革。”塞舌尔教育部部长朱斯坦·瓦朗坦介绍。
华南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教授胡小勇建议,有序开展数字教学实践,通过推广先进的、可迁移的、优质的数字化教学实践经验提升教师技术实际应用能力。
来源:中国新闻报(中国教育新闻网微信公众号)